3月16日,吉林日報、江城日報、吉林市廣播電視臺、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江城晚報以及松花江網、吉林根網、吉林烏拉圈、吉林霧凇臺9家媒體組成媒體團來到蛟河市,對“三抓”“三早”項目建設情況進行集中采訪,市委常委、副市長林海策向媒體團介紹了蛟河市“三抓”“三早”項目進展情況。
林海策和媒體團先后來到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中的吉林省中吉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蛟河市天益石材有限公司項目現場,媒體團實地采訪了項目進展情況。
林海策在采訪中說,蛟河市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基礎上,搶先按下“三抓”“三早”快進鍵,全力把被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被疫情耽誤的進度“趕”上來。
一是創新方式抓前期。創新包裝方式,抽調人員組建招商及上爭項目謀劃專班,聘請專業人士牽頭,依托我市四大主導產業、石材等優勢自然資源和現有產業延鏈補鏈,全方位立體化包裝重大項目33個;創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云招商”等新方式,“屏對屏”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疫情防控期間簽約3個項目,合同引資額2.9億元;創新審批方式,高效運行項目服務中心,全面開通網上審批通道,并聯推進規劃、環評、施工許可等開工前各項手續辦理,一季度開工的11個重點項目已辦結前期手續54項,手續辦結率為82%。
二是壓實責任抓進度。壓實領導責任,制定了《蛟河市“項目建設年”行動方案》,逐個項目明確目標任務和完成時限,高位推動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解決。壓實部門責任,由引資部門和包保部門分工負責,從項目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予以全生命周期跟進服務。壓實屬地責任,分別組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和石材產業投資審批大廳,定人定責定目標,全方位服務項目建設。
三是圍繞產業抓升級。引進建設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其中中吉高檔板材生產加工等3個項目2月份已復工建設;圍繞醫藥健康產業抓升級,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蛟河創新產業園首批投資6000萬元的全產業鏈GMP車間已經開始啟動改造,這個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市醫藥健康產業科技含量和發展層次又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圍繞新能源產業抓升級,總投資近70億元的蛟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正按國家林草局意見優化林地可研,力爭今年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年可發電12億度,新增稅金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