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m1wra"><track id="m1wra"></track></tbody>

    
    
  • <button id="m1wra"><object id="m1wra"></object></button>
    1. <s id="m1wra"></s>
    2. <rp id="m1wra"><object id="m1wra"></object></rp>

      首 頁 蛟河概況 信息公開 投資蛟河 蛟河旅游 政務服務 項目信息公開專欄 電子信箱
       
      蛟河市天氣預報:
      一網搜索 一網搜索 站內搜索:
      蛟河市人民政府網站
      信息公開
      領導之窗
      政府機構
      規劃總結
      統計信息
      財政信息
      行政收費
      政府采購
      項目建設
      城鄉建設
      改善民生
      應急管理
      人事信息
      安全穩定
      政府建設
      招商引資
      政府法制
      政府工作報告
      政策解讀
      政務新媒體
      重大會議
      重大決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信息公開>>政策解讀
      蛟河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
       時間:2022-02-18 14:59  
          

          按照要求,現將《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好臨貧預警、驟貧處置、防貧保穩各項工作,有效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二、起草依據  

        根據《中共吉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吉農組〔2021〕4號)和《中共吉林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吉市農組〔2021〕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工作方案。 

          三、工作任務  

        堅持常態化監測與集中排查相結合。開展常態化監測預警,定期組織集中排查,發現存在風險農戶并納入監測幫扶,做到全面細致、不留死角,確保發現及時、響應迅速、幫扶到位;堅持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相結合。提前發現并確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及時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確保穩定消除風險,防止返貧致貧現象發生;堅持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因人因戶分類施策,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采取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穩定增加收入。對無勞動能力的,強化綜合性保障措施;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強化政府責任,引導市場、社會協同發力,鼓勵先富幫后富、守望相助,營造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防止返貧的工作合力。  

        四、主要內容   

       ?。ㄒ唬┍O測對象和范圍 

        1.監測對象。以家庭為單位,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重點監測農戶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等;重點跟蹤因意外事故、產業項目失敗、務工就業收入不穩定的家庭;重點關注有大病重病和負擔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失能失智老年人口等特殊群體的家庭。 

        2.監測范圍。全體農村人口。2021年以脫貧攻堅期國家扶貧標準1.5倍(家庭人均純收入6000元)為指導線;2022年起,按省級確定的標準為指導線。 

        實時監測水旱災害、冰雹災害、地震災害、生物災害、風災等自然災害;重點關注交通事故、農機具傷人、火災、疫情等各類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影響;全力防范大宗農副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農村勞動力失業明顯增多、鄉村產業項目失敗以及合作、訂單模式生產企業合作突然終止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及時排查地方病集中村、空巢老人村等預警區域性、規模性返貧風險??茖W制定預警指標和應急處置措施,深入分析風險因素帶來的影響,落實幫扶舉措;及時解決因工作、責任、政策落實不到位造成的返貧現象;妥善應對和處置輿情,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產生惡劣影響。 

       ?。ǘ┍O測方法 

        1.監測方式。通過農戶主動申報、基層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等不同方式,快速發現存在的返貧致貧風險。強化與新聞媒體、信訪等部門配合,及時掌握分析媒體、信訪的輿情信息,拓寬風險預警渠道。 

        一是農戶自主申報。加強政策宣傳,指導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通過手機APP、“12317”服務平臺或提交書面申請等方式自主申報。 

        二是基層干部排查。依靠鄉村干部、駐村干部、黨員及村民代表、社長等基層力量建立網格化監測系統,進行常態化和集中排查預警。市級每年4月、10月組織開展集中排查。鄉鎮街每季度向市鄉村振興局至少上報一次監測預警人員名單。 

        三是部門篩查預警。行業部門依據職能組織篩查。統一將預警信息報送到市鄉村振興局。市鄉村振興局歸類匯總后分發涉及鄉鎮街,由鎮級組織村級開展預警信息核實,并及時將核實確定的監測對象名單反饋行業部門。 

        2.監測程序。監測對象確定前,農戶應承諾提供的情況真實可靠,并授權依法查詢家庭資產等信息。在確定監測對象、落實幫扶措施、標注風險消除等程序中,應進行民主評議和公開公示。 

        一是村提名單。由鄉村干部、駐村干部、黨員及村民代表、社長等對農戶自主申報和行業部門提供的預警信息進行核實、排查農戶收入支出變化、“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是否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等情況,發現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組織其填寫承諾授權書,并及時將名單和承諾書報送村“兩委”。村“兩委”研究預警農戶名單,經民主評議、公開公示后報鄉鎮人民政府。 

        二是鄉鎮復核。鄉鎮人民政府及時組織對村提名單進行入戶核實,建立鄉鎮預警信息和監測對象臺賬,報市鄉村振興局確定。 

        三是市級確定。市鄉村振興局采取數據比對、開展綜合研判等方式,分類確定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研究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并委托所在村“兩委”進行公告。 

        四是監測對象管理。市鄉村振興局組織鄉鎮將確定的監測對象基礎信息、幫扶措施等數據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履行評估程序、確認風險已穩定消除的監測對象,由市鄉村振興局組織鄉鎮街在系統標記“風險消除”。 

        監測對象實行線下臺賬和信息系統同步管理。市、鄉、村分級建立監測臺賬(包括監測責任人信息),準確記錄農戶基礎信息、風險類型、幫扶責任人和采取的幫扶措施、風險消除等情況,鄉村兩級建立排查走訪臺賬,所有臺賬全部實施動態更新。 

        3.風險消除。對收入持續穩定、“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持續鞏固、返貧致貧風險已經穩定消除的,標注為“風險消除”,不再按“監測對象”進行監測幫扶;對風險消除穩定性較弱,特別是收入不穩定、剛性支出不可控的,以及取消監測幫扶措施就立即出現收入不穩定或返貧致貧風險的,在促進穩定增收等方面繼續給予幫扶,確認風險穩定消除后再履行相應程序并在系統中標記;對無勞動能力或喪失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在落實社會保障措施后,暫不標注“風險消除”,持續跟蹤監測。 

        風險消除評估由市鄉村振興局定期組織開展,履行村提名單、鄉鎮復核、市級確定程序和民主評議、公開公示環節后,在系統中標記“風險消除”。 

       ?。ㄈ头龃胧?o:p> 

        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可使用行業政策、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開展精準幫扶。 

        1.產業幫扶。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具有產業發展意愿的監測對象,加強生產技能培訓。積極破解脫貧產業發展中的儲運、營銷環節出現的問題,利用好消費扶貧,促進銷售終端市場和生產基地緊密結合。抓好龍頭企業發展,鼓勵發展“四小工程”項目,積極組織“四小工程”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實體結對掛鉤。繼續發揮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對產業項目支持,更多更好地在防返貧中發揮重要防線作用。 

        2.就業幫扶。保持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帶動成果及示范優勢,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根據培訓意愿和自身條件,適時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對有外出務工意愿的,通過組織勞務輸出等方式幫助其實現異地就業,無法外出務工的,幫助其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針對就業困難的通過鄉村兩級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進行安置就業;鼓勵監測對象參與農村項目建設,拓寬就業渠道,最大限度的做到多渠道就業。 

        3.綜合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綜合性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對無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監測對象,按規定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做好兜底保障,確保政策兌現落實。對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自然災害等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農戶及時給予急難社會救助和受災人員救助。 

        4.扶志扶智。對內生動力不足的監測對象,通過宣傳教育,轉變“等、靠、要”思想,調動積極性,主動參加生產就業,使其增收致富。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持續實施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愛心超市”活動,繼續開展“五星創建”,達到扶貧扶志的效果。 

        5.包保幫扶。持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包保幫扶,以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為民辦事服務為主要目標,對我市行政村開展包保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常態化監測和精準幫扶工作。 

        6.社會幫扶。發揮老板帶老鄉的積極作用,對返鄉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在土地流轉、技術指導、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鼓勵其開發就業崗位,帶領監測對象開展創業。同時爭取公益團體、愛心人士、慈善基金的公益資源支持,為監測對象購買財產、農業、大病等保險,及時化解生產生活風險。 

        7.資金支持。設立蛟河市防返貧監測幫扶資金,資金額度50萬元。每年使用整市扶貧項目收益資金、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進行統一安排。制定《蛟河市防返貧監測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暫行)》,明確資金使用方向、資金管理以及發放程序。確保監測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方面得以有效保障。 

        五、解讀機關  

        解讀機關:蛟河市鄉村振興局  

        解讀人:黃元忠(市鄉村振興局局長)  

        聯系方式:0432-67250958 

        相關文件鏈接:《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方案》  

        

                    

          


      無標題文檔
                   返回吉林市人民政府網站| 站點地圖
           吉ICP備12005976號  公安局備案編號:22028102000001   網站標識碼:2202810005
             蛟河市人民政府主辦 蛟河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信息中心管理運營
      地址:吉林省蛟河市民主路11號 郵政編碼:132500 聯系電話:0432-67250908 Email:jiaohe@jiaohe.gov.cn